虽然性价比是大多数消费者购车必须考虑的内容,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却并非如此,满足特定的需求是关键。这个选题应该算是上一篇“高端品牌个性车”的续集,一般而言紧凑级轿车多偏重家用,给人便宜而实用的象征,但的确有一些车型非同一般,主要是品牌高端、定位也高端。
既然品牌和定位都高端,那么售价自然也不会便宜,20万元以上的价格是必须的,一般情况下这些钱能买一辆很不错的中级车了,但你现在只能换来一辆紧凑级,想想有点不合理,但一旦你拥有了这样一款车,那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地位也随之提升了,享受也是更高级的。
实际上因为这些车相对小众,销量都不多,所以市场上能提供的优惠幅度还是挺大的。好吧,下面我们就看看有哪些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 宝马1系
厂商指导价:24.2-50.5万元
市场优惠:3-5万元
车型特点:十足的小钢炮,1系虽然是宝马的入门级车型,但始终采用前置后驱的布局,提供绝佳的驾驶操控感受,也能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尤其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8速自动变速箱的组合,提供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想必很多喜欢运动的年轻人都会将宝马1系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我也是如此,所以在这里放在第一个介绍。
现在国内销售的宝马1系是第二代车型,目前仅有两厢版掀背车型提供。1系的整车轮廓较绝大多数掀背式轿车都不太一样:由于发动机安装在靠近前桥的位置上,因而车头占据整车较大比例,座舱后移的布局在两厢车中颇为罕见,并带来独特的视觉观感:新1系的视觉重心非常靠后,显得很有冲劲儿,就像猎豹趋势待发前绷紧肌肉的粗壮后腿一样。
在新1系上可以找到大量宝马家族式的元素体现,例如宝马后侧窗那条著名的霍氏曲线、四条隆起棱线装饰的发动机盖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宝马家族印记。有点“耷拉”的倒梯形大灯是新1系上颇有争议的设计,不过从45°俯瞰的角度,也就是路人看汽车最常用的视角,新1系的车头其实颇有凶像,倒梯形大灯的立体感转化为犀利的三角形。
相对车头的凶横劲儿,新1系的车尾显得较为平淡,作为入门级车型,宝马1系在整体设计上还是比较低调的,你可以从这款车上找到一点可爱、一点玩闹风格,但绝不过分,它不像MINI那样无拘无束,在整体风格要规矩许多。
内饰氛围几乎“照搬”了宝马家族中更高级的3系、5系等兄长的构架,而且在细节的勾勒上占尽了年轻的优势,因此尽管1系是最便宜的宝马,但其内饰的总体观感在宝马家族中也颇具摩登气质,与发布不久的新6系、新3系等车型具备很高的相似度。
中控台部分虽然仍以塑料为主要材料,但视觉和触觉的高级感都比上一代车型有所提升,另外配置上也显得慷慨大方:发动机一键式启动+自动启停功能是当今豪华轿车非常时尚的配置;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的电子换挡杆造型前卫,操作感强;旁边的iDrive和驾驶模式选择系统也让这款小车的含金量远不止“豪华品牌”四个字那么简单。
1系为驾驶乐趣出发的设定,安装位置靠后的发动机都将原本很长的轴距吃掉了,不过新1系的空间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至少不会像老款车那样让人觉得后排座椅只能当做装饰品。实际体验也传递出更多的正面信息:新1系的前排不仅空间宽敞,而且座椅的调节范围极大,无论是身材娇小的女生还是身高1.9米的大块头猛男,落座都能得到很好的空间。
经典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被排量更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所取代,燃油经济性更出色,同时动力也得到提升,这是宝马1系的一大改变。116i和118i车型均搭载1.6T发动机,只是调教有高低之分,最大功率从100kW到125kW,扭矩更是出色220N.m和250N.m。此外,还有配2.0T的125i,顶级的M135i搭载3.0T发动机,并且配备了M运动套件,所以发动机都是用ZF的8速自动变速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奥迪A3三厢
暂未上市
预计售价:25-40万元
车型点评:A3是各方面性能都很出色的高端紧凑级轿车,而且它是一辆奥迪,还是一辆国人更喜欢的三厢版,很快会在国内投产,从性价比上又比竞争对手要有所提升,虽然还没有上市,但非常值得期待。
奥迪A3三厢的长宽高分别为:4456×1796×1416mm,轴距为2637mm,从车身尺寸来看,是标准的紧凑级轿车。这个车身尺寸和轴距,与现在大街上还经常能见到的2004年国产的B6版奥迪A4是基本相当的。在国内,奥迪也许会把A3三厢定位为"小A4"的概念,以突出其市场定位。
从侧30度来欣赏,奥迪A3三厢完全就是一部长宽高等比缩小版的奥迪A6,侧面车身线条,大灯和尾灯的侧面造型,完全一模一样。这种设计可以极大地增加消费者对A3三厢的好感,而且不会认为这是一款"便宜"的奥迪车。前脸和尾部的设计,则比A6更具年轻时尚的气息,如果A6是40岁,A3最多也就25岁。
前大灯出人意料的使用了全LED灯组,这可是在A6L只有顶配的3.0T车型才有的配置。不过出于成本考虑,国产之后这项配置肯定是选配的,或者只有顶配1.8TFSI车型上才有。
全LED灯组的造型非常漂亮,不知道换成普通氙灯会是什么样。尾灯的设计则更像奥迪Q3,像是一组锋利的刀片,跟在后边的车辆肯定会感觉到一股寒意。
内饰采用的全新的设计风格,按键更少,更加简洁。尤其是4个圆形的空调出风口加上金属装饰条,使得整体内饰风格非常的年轻时尚。一体成型的内饰继承了奥迪精良的做工,包括全面覆盖的软性塑料材质,镀铬的金属旋钮,转动起来还发出"咯咯"声音,非常棒。仪表盘也经过了全新设计,水温和油表被整合在了两个大圆中,使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刻度,整体更加简洁。
中控台也进行了简化,只有空调和一些功能按键,其他功能则全部集成在MMI按钮区域。新的彩色液晶屏采用了和A8/A6一样的伸缩式,但是更为先进的是,其整体厚度更加薄了,与现在的高端智能手机厚度相当。MMI按钮经过了全新设计,导航/电话/收音机/多媒体由原来的4个按钮简化为2个前后扳动的按钮,同时手写板集成在了圆形的旋钮上,整体上简化了很多,但是操作反而更简便了。
顶配车型配置非常高:自动泊车、B&O音响、前后倒车雷达带后视摄像头、ACC自动巡航带、碰撞警告刹车功能、车道偏离警告、驾驶模式选项、疲劳警告系统等等。国产后的1.4TFSI车型肯定不会有这么多的配置,很多应该都是选配。
全新奥迪A3三厢共有三款发动机,分别是:1.4TFSI,1.8TFSI和2.0TDI,前两款汽油机会引进到国内的,柴油机则不会引进。1.8TFSI发动机,最大功率132kW,最大扭矩250N.m,比现有国内A4L上的1.8TFSI发动机最大功率提高了14kW,扭矩没有变化。1.4TFSI发动机,最大功率92kW,最大扭矩200N.m,和国内现款A3的发动机数据一样。变速器方面匹配了6速手动变速器和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器,国内应该只提供后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奔驰A级
厂商指导价:25.2-35.8万元
市场优惠:5千元-1万元
车型特点:无论怎样都不能忽视德国三驾马车之一的奔驰,虽然近年来在国内白奥迪和宝马占得上风,但论产品实力可是一点不差。尤其是在全新一代A级推出之后,出色的设计和合理的动力、配置组合,加上售价也不再高高在上,给人更多选择的理由。
新一代奔驰A级轿车的轴距为2699mm,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392×1780×1433mm,相比现款奔驰A级轿车,车身尺寸和轴距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加长之后的奔驰A与宝马1系的车身尺寸非常接近。车身侧面线条非常犀利,给人以很强的冲刺感,尤其是选装了AMG运动套件之后的效果更为出色。
两种不同风格的前脸采用仿生学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好似某种深海动物冲出水面后的怒目相对。车尾的造型很饱满,两厢车最大的特点还是实用。新A级配备了滑动式全景天窗,这一点是同级别对手稍有的配置。
内饰方面,全新设计的中控台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碳纤维材质的使用不仅提升了质感,搭配三个涡轮式空调出风口的设计,足够吸引眼球。另外将提供3种座椅材质,共5种颜色搭配,并配有专属的装饰条。
动力方面,新车将提供两种排量,三种功率输出的动力。其中A180和A200将搭载1.6升涡轮增压发动机,输出功率分别为90kW和115kW;更高级别的A260将搭载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高功率为155kW;传动方面,全新搭载7速双离合变速器,并具备发动机启/停技术,在保证动力的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燃油经济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沃尔沃V40
厂商指导价:23.99-32.59万元
市场优惠:5千元-1万元
车型特点:V系列在沃尔沃家族中是两厢旅行版车型,最新的成员V40造型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在动力和配置上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尤其是安全配置一向很全面。沃尔沃在国内销售的最入门车款,这将为沃尔沃品牌吸引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并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注意。
外观方面,全新沃尔沃V40是一款典型的紧凑级掀背轿车,车身尺寸为4369/1802/1445mm,轴距为2647mm,与同级别竞争车型近似,属于偏向个性和年轻化的产品。在设计方面沃尔沃V40也表现出更多年轻、动感和时尚的色彩,看来沃尔沃将V40的潜在客户群体瞄准了较为年轻的消费群体。
配置方面,全新V40全系标配倒车雷达、多媒体信息交互系统、驾驶员膝部空间气囊、城市安全系统及车内空气质量系统,在安全配置上相当齐备。根据不同配置的车款,还可提供定速巡航、自动雨刷、自动泊车、全景天窗等。
此外V40还提供全方位新安全智控选装包,可以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包括加强版城市安全系统、行人保护系统、自适应巡航、驾驶员安全警示功能等更强大、先进的主动安全配置。
颜色方面,沃尔沃V40将提供12种车身颜色和7种内饰配色供选择,如此丰富的搭配使得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可以拥有自己最喜欢的个性新车。
动力方面,2.0T 5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提供高低两个功率版本。其中低功率版2.0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32kW,峰值扭矩为300Nm;而高功率版2.0T发动机则采用T5的名称,最大功率为157kW,峰值扭矩同为300Nm。与之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百公里综合油耗为7.5L。
编辑点评:全新沃尔沃V40将会成为沃尔沃品牌向着更年轻、更有活力的方向转型的重要车型。同时这款车也会成为沃尔沃在国内销售的最入门车款,这将为沃尔沃品牌吸引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并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注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雪铁龙DS4
厂商指导价:24.28-27.28万元
市场优惠:2-3万元
车型特点:被人戏称为“屌丝”的DS是雪铁龙的高端品牌,在设计、配置上都有其独到的一面,可以看做是法国人浪漫的产物,而DS4是其中将运动和实用结合的很好的一款车。
DS系列车型除了车头格栅处还保留了雪铁龙双人字车标之外,车身其他部位已经难觅雪铁龙的元素,而DS的立体徽标和造型则充斥在车身内外,彰显DS作为雪铁龙旗下高端豪华品牌的独特地位。
DS4基于欧洲新款雪铁龙C4的平台,车身尺寸上比较接近,长度仅4275mm,但却拥有2612mm的轴距,属于紧凑级轿车范畴。源于Coupe轿跑车的造型又让DS4与普通两厢轿车有所区别,主要的不同在车身后部,它采用了隐藏式后车门的设计,车窗下沿镀铬饰条与上扬的腰线融为一体。车门把手则隐藏在D柱收紧的夹角中,一般人初次接触还真难以发现其中的奥妙。
独特的设计也会带来些许负面影响,DS4为了造型而牺牲了不少实用性,比如后门车窗不能开启,这是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是多了两个门,还是少了两扇窗?按照厂家的解释:DS4为了方便后排乘客进出车内,比普通Coupe增加了两个后门;而按照普通人常规理解:DS4比普通两厢轿车少了两扇车窗,后排乘客会比较憋屈。
虽然定位运动轿跑车,但能感觉出DS4的车身高度并不低,甚至说底盘比某些两厢小车略高一些,目的无疑是为了增加通过性,这方面又带有一些SUV的性格。在顶配车型上,4个18英寸的大轮毂既满足性能需要,又将车身重心下移,让DS4看起来很稳定。
独特的创新精神从车外一直渗入到车内,同时DS系列还将奢华的概念引入其中,体现在用料和做工上,非常规车型所能比拟。DS4的内饰造型相对传统一些,车内的布局让人很快就能适应,方向盘从中央固定式改回标准四辐设计,但造型并非正圆,而是介于椭圆和梯形之间,底部平直的设计很有特点。
虽然没有配备天窗,但DS4采用了创新性的全景前风挡玻璃,遮阳板可以前后移动,向上视角可达45°,为前排乘客提供宽广的视角和敞亮的氛围。其实,这种独到的设计在雪铁龙家族中曾有体现,C4 Coupe轿跑也有类似设计,但那个全景风挡是不可调节的,DS4上可根据需要控制风挡范围。
从车门内侧面板到整个中控台,DS4顶配车型可选装NAPA真皮材质包裹,表面光滑、触感柔软,质感出众且很显档次,并且在这方面上DS4比更高端的DS5更为突出,后者也没有此配置。如此大量使用高档材质必然会令成本升高。
动力方面,DS4搭载由PSA和宝马合作研发的1.6THP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该发动机多次斩获沃德世界十佳发动机的小排量桂冠,在国内也已经有广泛应用,比如雪铁龙C4L、标致3008。发动机提供120kW(163PS)/6000rpm的最大功率,而峰值扭矩240N.m更是从1400rpm开始一直延续到4000rpm的区间,匹配一台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具有S档运动模式和雪地模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雷克萨斯CT200h
厂商指导价:27.9-41.6万元
市场优惠:3-7万元
车型特点:雷克萨斯CT200h采用与丰田普锐斯相同的动力系统,但更高端的品牌和定位让其不再只是节能环保一项特质,在使用上更多体现的是舒适风格,而且在实用性上也是不会缺失的,所以它是卖的最好的高端混合动力车型,也是车主一种态度的展现。
全新CT200h的外观设计明显倾向动感风格。CT200h将雷克萨斯的L-finesse设计风格持续发扬光大,锐利的头灯造型明显带有家族作风,LED近年来亦成为雷克萨斯所惯用的手法。格栅上蓝色雷克萨斯徽标,清楚显示着CT200h的混合动力身份。
在五门掀背的设计下,采用短车尾造型来营造有如短跑健将般的精实身材。而实际上它拥有4320×1765×1430mm的车身尺寸,轴距2600mm,在同级别对手中并不占优势。同样扁平修长的尾灯造型,成为CT200h车尾的视觉焦点所在。
虽然是雷克萨斯的入门级车型,但CT200h的内饰做工和配置方面其依旧表现出了雷克萨斯豪华至上的理念。黑色与银色搭配的内饰风格是每一款运动风格车型所惯用的。贯穿式的中控台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空调区域,双曲自动恒温空调被设置在哪里;而下半部分则集成了音响与行车功能控制区。
配置方面,三幅式真皮方向盘,定速巡航系统、电加热真皮座椅等在一般中级车上所能见到的配置,在它身上都有所配备。并且CT200h全系标配了一键启动与智能钥匙,而高配车型还特别配置了超薄的卡片式钥匙非常具有科技质感。
动力源来自第三代普锐斯,由一台1.8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一套镍氢电池组共同组成。其中,汽油发动机拥有着73kW的最大功率和142N.m的峰值扭矩,而电动机方面其则可以提供60kW的功率,使得全车的动力系统最大输出总功率达到100kW,ECVT无级变速箱负责将动力传递给前轮输出。
与丰田旗下其他混合动力车型相同,CT200h也拥有着多种驱动模式,NORMAL模式是由PCU动力控制单元完全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工作状态;ECO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省油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油门踏板和节气门开合度的比例被改变,即便你凶狠地踩油门,车辆的动力输出也不会被改变;EV模式则为纯电动行驶模式,实现零排放,但只在车辆速度为40km/h之下有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讴歌ILX
厂商指导价:32.8万元
市场优惠:6万元
车型特点:与雷克萨斯CT200h一样,讴歌ILX也是一款混动车型,但是风格上却要更运动一些,标准的三厢车造型也讨人喜爱,如果从综合素质来看,它的竞争对手并不多。
从造型上来看,无论是普通版车型还是混动版车型讴歌ILX可谓是将讴歌品牌的全部家族特点齐聚一身,特别是X造型前脸和盾形格栅可以很好的表明它的出身。同时,它的前脸也让我们看到了些许讴歌TSX的影子,与那款思铂睿的原型车相比,它前脸的线条体现出的则是更多的圆润感。
讴歌ILX的车头更长,前风挡玻璃也被后移,这样一来很好地提高了它的车身协调感,避免了前重后轻的视觉效果。侧面似乎并没有过多的亮点,吸引我眼球的也仅仅是那条在尾部采用了灵动上翘式设计的腰线,因为与其他车型的腰线相比,它所采用的收尾方式较为独特。
与大部分混动版车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车身颜色不同,讴歌ILX混动版并没有专属颜色,似乎除了尾部的Hybrid标识外,你从其他方面很难看出它是一款混动版车型。在尾部,除了那个混动标识外,无论是微小的尾翼还是与车辆侧面造型颇为相似的尾灯,它们所表现出更多的是运动气息。并且与车头相比,讴歌ILX的尾部圆润感更强,甚至散发出些许轿跑车的味道。
进入到车内的瞬间,我似乎有着一些穿越的感觉,这里与讴歌TL完全一样,可以说是将讴歌TL的内饰进行了等比例缩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熟悉的内饰风格有着一定的弊端,但从使用性上来看,驾乘者至少不用再去熟悉每一个按钮的位置。
用料方面上讴歌作为本田的高端品牌一直就有着不错的表现,此次这款讴歌ILX在内饰用料方面也丝毫不含糊,特别是在中控台方面,大面积软质塑料的使用让它的内部手感舒适且上佳。而拥有2670mm轴距的ILX车内空间,后排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即便不可以舒适的翘起二郎腿,但正常的坐姿下,乘坐者腿部与前排座椅靠背还是可以留有较为合适的距离。
讴歌仅将1.5升混合动力车型引入到国内市场,搭载的是本田的那台技术十分成熟的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与之一同形成动力总成的还有一台电动机,这二者加在一起可以提供111马力的最大功率和172牛米的峰值扭矩。与之匹配的是一台CVT无级变速箱,更注重燃油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