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耐力锦标赛即将在上海奥迪国际赛车场轰鸣开跑。在比赛开始之前,2012年作为参赛选手参加了上海6小时赛的中国车手程丛夫,也特地重返上赛,与我们一同分享了对于这项赛事的各种解读。不妨来听听专业人士的看法吧。
上赛道相比于其他世界顶级赛道最大的特点是?
程:“对我来说,上赛道是一条典型的现代化的国际级F1赛道,在安全方面做的很好。而在跑24小时的勒芒,一半是专业的赛道,一半是普通的道路,所以安全系数是比较高的。”
确实相比于F1运动,世界耐力锦标赛的危险系数要高许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事故发生。在今年举行的勒芒24小时 耐力赛中,比赛刚开始10分钟,34岁的丹麦车手艾伦·西蒙森就撞上护栏,不幸身亡。西蒙森很快被送往附近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但抵达医院后不久,他就因伤 势过重身亡。看来对于车手来说,取得好名次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什么能比在一条“安全”的赛道比赛,来得更让人安心的了。
世界耐力锦标和F1、WTCC等比赛对于车手体能考验的不同在于?
程:“耐力赛拼的是耐力,而F1则是短距离的冲刺赛。对于耐力赛来说车手一进车里的 时间就要达到两个小时以上。而且还要反复的进,因此对于体力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在整个冬训的过程当中,一个耐力赛的车手和一个F1的车手在训练方向上也有点改变,耐力赛可能更多地在耐力方面有些训练。”
世界耐力锦标赛6小时的比赛时间,几乎是一场F1大奖赛的三倍。虽然比赛中采用轮换车手的制度,但是这项运动对于车手的体能要求还是与其他汽车运动大相径庭。曾参加过多种不同类型比赛的程丛夫对此解释了耐力赛体能训练的特殊性:
WEC上海六小时赛有哪些看点?
程:“我认为奥迪和丰田之战仍将是比赛的最重要主线,首先奥迪使用了e-tron quattro最新的技术。,田也将派两台厂车过来,而且他们在上一场的富士也拿下了胜利。在上海丰田会给奥迪很大的压力,但是这条奥迪赛道更加适合奥迪的赛车。”
奥迪R18 e-tron quattro时代来临!混合动力技术在民用车市场领域已被推广,在2012年,奥迪R18 e-tron quattro的亮相还是颇为惊艳的。这是勒芒赛 LM P1组首台装配电驱动技术的赛车,通过装配威廉姆斯飞轮加速系统,能够释放500千焦能量并通过前轮电机转换为驱动力,这台赛车也赢得了省油的优势(它的油箱可以比R18 utra小2L)。在驾驶模式上,R18 e-tron quattro赛车拥有6种模式可供选择,车手也可以轻松调节前后轮的驱动比,可谓凝聚了奥迪目前所掌握的前沿科技。就是这台“天外来客”,在24小时的争斗中,不仅战胜了众多强敌,还将前辈 R18抛到身后。可以说,R18 e-tron quattro的胜利,宣告着一个时代的来临——一个属于混合动力赛车的新时代。
本赛季你最看好的世界耐力锦标赛车手是?
世界耐力锦标赛将有来自23个国家的77位车手参赛。这其中不乏许多前F1名将,以及很多曾经和程丛夫一起同场竞技的车手。那么,程丛夫最看好的车手是哪位?北京小伙选择了来自奥迪车队的车手安德烈·罗特勒(Andre Lotterer)。
程:“2012赛季正是在上海站的比赛中,罗特勒与队友马塞尔·哈斯勒和伯努瓦·戚路亚不仅拿下了收官站的季军,同时获得了由国际汽联正式授予的年度车手总冠军。 ”
来源:爱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