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广州国际车展迎来了其首个公众日,但热闹的车展很快就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两名男青年出现在捷豹路虎展台拉出横幅进行维权。引来大批观众围观。回顾过去,到车展现场维权俨然成为了几乎每一次国际性大型车展上的“保留节目”,下面,我们为大家盘点一下历届车展上的维权事件。
广州车展维权事件:

2013年广州车展,2名男青年在捷豹路虎展台拉出了“坑爹的路虎买三个月新车,发动机漏油,售后服务很差……滚出中国,学好服务再来”的维权横幅。

2013年广州车展,一女子大闹福特展台。


2012年广州车展,奔驰车主手拉横幅在奔驰展台维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北京车展维权事件:

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一名丰田雷克萨斯女车主到场馆内披着大字报,拿着扩音器维权,投诉进口丰田雷克萨斯在中国出现问题不召回。

2012年北京车展,大批大众车主举着横幅,来到大众展台进行维权。

2012年北京车展,一对夫妇来到雷克萨斯展台前手举标语进行维权,并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上海车展维权事件:

2007年上海车展,中一位高举“华晨金杯欺诈外商”大牌子的外籍人士出现在华晨金杯展台前。

2013年上海车展,数位购买了雪弗兰SUV却因车辆实测参数与国家发改委公告的参数、随车配发的参数不符而无法上牌的车主在通用展位进行维权。
京港澳车展维权事件:

2012年京港澳车展,雷诺车主手持标语在雷诺展台维权。

2013年6月8日,深港澳车展奔驰展台突然爆发群体性事件,一度爆发肢体冲突。奔驰发布会刚结束,十余名身着“毒”字t恤的口罩男女在奔驰展台抗议,保安和警察前来阻止并发生冲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深圳车展维权事件:

2012年深圳车展,标致展台出现大量身穿印有“标致致命车”的白色体恤不速之客,他们举着“标致深陷失控门”的牌子进行维权。
成都车展维权事件:

2012年成都国际车展,一群高举横幅的人来到奥迪展台维权。
济南车展维权事件:

2009年济南车展,维权车主雇佣十几名民工手拉日产天籁轿车在展馆外游行。
青岛车展维权事件:




2012年青岛车展,广汽长丰猎豹、力帆520和兰博基尼车主在展馆外进行维权。过激车主现场砸毁兰博基尼盖拉多跑车。


2013年青岛车展,一男子因不满玛莎拉蒂经销商配件以次充好,现场砸毁价值260万的玛莎拉蒂总裁车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中原车展维权事件:

2013年中原国际车展,维权车主拉横幅在雪弗兰展台外维权。
郑州车展维权事件:

2010年郑州车展,大量比亚迪经销商来到车展外拉横幅维权。
哈尔滨车展维权事件:

2007年哈尔滨车展,一位丰田皇冠车主在丰田展位讨说法。

2011年哈尔滨车展,本田CRV车主将其贴满标语的问题车辆开到展馆外。
在国内市场上,大多数厂家对自身产品的缺陷讳莫如深,从矢口否认到对消费着维权行为的蛮横驱逐,利用法律的漏洞和空白,把消费者的权益被践踏得一文不值,此情此景实在让中国消费者很受伤。加上在车展维权影响力大,车主的维权诉求容易得到解决。因此,车展现场维权愈演愈烈。
车展现场维权,俨然成为了国内各大车展的“保留节目”。但此类问题在国外车展上却极少听闻或几乎没有,这不是国外的车展组织得好,也不是国外汽车拥有者更理性,而是国外汽车相关法律健全,责任部门高度重视,处罚力度步步紧逼,汽车质量问题从一开始反映出来,就会在强大的压力下受到车企的高度重视并得到积极而及时的解决,汽车消费者的权益和合理主张在制度上有着很好的保障。欧美国家的汽车拥有者根本不会像中国汽车消费者这般遇到投诉无果,无处伸冤的境况。
车主的维权方式虽然略显过激,但在强势的厂家面前,却是唯一有希望引起舆论关注的行为,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折射的更是弱势群体在面对强势厂商时的无奈,反映了部分厂商在对待用户时的“冷血”态度。
中国的车市能在世界格局里面有今天这样受人青睐的地位,中国消费者的支持是巨大的。是中国市场为国际汽车巨头贡献了巨额利润,毫不客气的说,是中国市场拯救了很多国外车企,让他们在金融危机的大潮下存活了下来,而中国,也越来越成为各大厂商利润的第一大市场。拿到了利益,就要担负起责任,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车企一方面花大价钱向消费者宣传其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宣扬其优质的贴心服务,但另一方面,却又依靠公关媒体推脱产品质量缺陷,能掩盖的绝对不会召回。如此行径,其良知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