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三厢车”,虽然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显著,但“三厢情结”依旧是很多人购车时的潜意识心理。北汽E系列上市后,月销量的最佳数据为4千辆左右,而随着三厢版的推出这个数字得到明显的提升应该不是问题。回到这款三厢小型车身上,更为出色的实用性是其较两厢版最大的进化,在设计方面则延续了北汽E系列耐看且不失时尚的风格。
虽然外观整体上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不可否认的是北汽E系列的局部设计亮点颇多。双幅飞翼式格栅粗壮有力,前大灯与两厢版相同依旧采用鹰眼造型与透镜的组合,配备有大灯高度调节、延时关闭等实用功能,且这些配置为全系车型标配,非常厚道。
两厢变成了三厢,车身尺寸变化最大的无疑是长度。北汽E系列三厢车身长度为4310mm,较两厢版长了312mm。而从侧面看上去三厢版也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官,务实与稳重成为了关键词。此外,三厢版车型的细节变化不大,转向灯依旧集成在两侧后视镜上,而轮毂样式也延续了多幅造型,匹配185/55 R15佳通轮胎。
北汽E系列三厢版的特别之处无疑是尾部,令人欣慰的是多出的行李箱并没有让整体体现出做作之感。如果你够细心的话还会发现其采尾灯采用了LED光源结构,而分体式上扬设计与前大灯形成了很好的呼应。此外,北汽E系列尾部装配有三点式倒车雷达,高配车型还配备倒车影像功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既然只是三厢与两厢的区别,在内饰设计上自然就没有改变的理由。上深下浅的配色更偏重于家用,而在用料方面中规中矩,做工整体比较工整。当然在局部方面北汽E系列也寻求实用性的最大化,无论是方向盘还是中控台设计风格均简洁明朗,当然这不意味着简单,诸多豪华型配置依旧是北汽E系列三厢版车型的亮点。
北汽E系列三厢版真皮方向盘造型依旧朴实,并设计有定速巡航、影音控制等多功能按键。此外,北汽E系列的仪表盘设计同样简约,中间位置小尺寸显示屏可显示保养信息提示、综合油耗、续航里程等多项行车信息。
在高配车型上,位于中控台上方的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无疑是一大亮点。北汽E系列配备了FUN PLAY多媒体娱乐系统,并且全系车型标配了USB+AUX外接扩展接口,以及Speed Sensor音量增益系统。而为了保证音效,低配车型配有4个剧院式高保真扬声器,1.3L高配和1.5L车型则均为6个。
增加的车身长度对于车内乘坐空间来说影响不大,前排座椅依旧为手动调节,这个在两厢版车型上亦是如此。作为一款小型车来说空间显然不是优势,北汽E系列空间表现上中规中矩,达到了这个级别车型的基本水平。此外,北汽E系列三厢版的行李箱空间为450L,在后排座椅进行4/6比例放倒后容积还可以被进行一步提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北汽E系列共搭载了1.3升和1.5升两个排量发动机,且属于三菱4A9系列,在技术方面采用了可变正时气门技术。众所周知,这个系列的发动机已经被国内各大自主品牌广泛使用,成熟度与燃油经济性是它的优势。而在传动系统部分,北汽E系列配备了来自爱信的4速自动与5速手动两款变速箱。
4速自动变速器给更多人最初的印象绝对是“不敢恭维”,不过对于驾驶过北汽E系列的人来说这个想法似乎可以被反驳了。这款变速器与发动机匹配十分成熟,2000转时可积极换挡毫不拖沓,除了低档位有轻微的顿挫感以外,其余状态下表现十分平顺。在先进技术成熟度有待提升的今天,4AT的可靠度绝对是一个优势。
起步阶段你会感到北汽E系列的动力响应稍有迟疑,不贵中低扭矩下提速反应还是十分灵敏的,时刻保持有潜在爆发力的状态,而在中高速时表现中规中矩,相对而言整体更适合在城市中的驾驶。而在车身整体操控方面,北汽E系列可以说给了驾驶者充足的信心。当路面遇到紧急情况时转向操作十分轻盈,不会有过多的阻碍。
悬挂方面北汽E系列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与后H型扭力梁悬架的组合,虽然后H型扭力梁为半独立悬挂,但过弯和过减速带时表现比较有韧性,在运动中兼顾后排乘员的舒适感受,整体舒适度还是可圈可点。而在制动方面则表现中规中矩,整体稍显偏软高速时需要更大的刹车力度。
北汽E系列三厢版的推出无疑将是这个产品系列更趋实用性,对于更重视居家生活为主的需求的消费者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北汽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还是急需提升的部分,这样一款可以迅速带来销量的车型的推出显得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