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国网】对于现在的中国品牌来说,SUV产品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而我们有需要将时间跨度一分为二,2016年3月之前的中国品牌,真可谓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那种大杀四方的冲劲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发生革命性转变希望;然而进入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品牌SUV产品则出现了一个全行业的萎缩,6月数据显示,在一线中国品牌厂商中,长安CX70和吉利博越保持了较为良好的增长态势、长安CS75、瑞风S3等之前风光过好长时间的产品则迎来不断下滑的厄运。也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荣威推出了自家一款战略车型—RX5.
其实在这个时间点推出SUV产品对于荣威来说,着实是一个很尴尬的抉择,中国品牌SUV产品的风口已过,想在这个领域实现类似哈弗H6、宝骏560似乎已经不可能了,而放弃的成本似乎更大,毕竟这么长时间的研发周期做出来还是需要放到市场上征战一二,方得始终。
关于荣威RX5的最大讨论点就是所谓的基于阿里云的车载互联系统,也就是厂商为这款产品的整体定调—首款互联网汽车,但是小李车评认为,厂商的这种宣传听听就好了,一款汽车产品能反应到日常驾驶中的也就是那么几样,更多基于互联网或者车联网的东西可能在无人驾驶来临时才能发挥出更多的效用。所以我们也不准备就马云亲临发布会现场发表过多的看法,毕竟马云是阿里系的老大,搭载阿里云系统的产品上市,首富亲临现场也顶多算得上是意料之外,因为马云到场并且乘坐就推断这款车有多么牛,显然是有些过度YY的成分在里面。我们希望更多的去讨论这款产品本身以及可能会给荣威带来的影响。
在我们看来,RX5的外形无疑是吸引我们的一个亮点,其实说白了这款车的外形真没什么亮点,有点矛盾是不是?从本质上讲,中国消费者更乐于接受那些设计中庸,没多少特点的车型,一方面老少皆宜,另一方面中庸的造型也更能彰显车主的沉稳和睿智,要说中国汽车市场靠花里胡哨的外形设计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产品,实在是少之又少,我想更多的朋友还是乐于接受类似RX5、H6、途观、CRV这样的产品,至少从这一点上来说,RX5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拥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外形,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常言说得好,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句话用在汽车层面也没什么错,我们仔细的研究了这款产品,当然外形的中庸大气和互联网的汽车的概念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回归到产品方面,我们在对比参数配置时,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款车入门的三款手动车型竟然没有标配ESP,在新近上市的众多中国品牌SUV中ESP(车身稳定程序)已经成为标配,要知道这款车的起步价已经到了接近十万的级别。有人甚至指出配置ESP会影响手动挡的驾驶感受,更是无稽之谈,传动系统和ESP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再说RX5也并非一款赛车产品,需要关闭ESP达到漂移甩尾等高难度动作吗?我们也比较一下发布了战略SUV的另一家车企—吉利,当然我们不准备说博越了,大家讨论来讨论去,都烂大街了,就拿还未上市的一款SUV产品远景SUV,一款级别不高于博越的产品来说,这款车尚且全系标配ESP,预售价格区间为8.09-10.39万元,如果上市后的价格比这还低,那么RX5的劣势会不会被这样价格更低配置更全的产品放大?或者说ESP这种硬伤会不会成为隐患?毕竟博越才是和RX5是一个级别的产品,要知道,如果说上汽集团整体和吉利共处中国品牌一线阵容的话,那么单把荣威拎出来,和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些厂商的品牌力就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了。
最近几年的荣威,日子过的还不如同样是洋品牌本土化的自家兄弟—MG,毫无疑问,荣威这几年的产品线铺的很开,轿车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细分级别,但是总体来讲,荣威产品的销量实在有些过于惨淡,荣威W5、950、750等产品的月销量已经以十位数或者个位数计量了,而当前荣威360扛起了销量大旗,但是依然十分有限,我们相信RX5会在销量上给予360很大帮助,但是相应的,长期的销量不佳对于荣威RX5来说,也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潜在口碑隐患。
总得来说,我们认为荣威RX5是一款具有提升品牌力的新产品,但是并没有一些朋友说的那般玄乎,剥离马云,回归产品,RX5依然是有短板存在的一款车,离赶超同级强者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