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车的影响力能有多大?可能目前还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车型,一款车的影响力会远远超出人们预期。在汽车还不是很普及的年代,“普桑”便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为大众赢得了皮实耐用的口碑;而开辟城市SUV道路的CR-V也正依靠火爆销量,为东风本田撑起门面。当然,这些都是陈年往事,如今的汽车领域很难再找到一款车有如此影响力;然而即便如此,眼下依然有几款重磅产品凭借成功转型完成了华丽逆转,令自己品牌的关注度顷刻间上升到了新高度。
逆转车型:长安铃木锋驭
逆转理由:长安铃木四年来首款重磅新车;目光锁定日益火爆的紧凑型SUV领域
从2009年问世的全新奥拓开始算,长安铃木已经整整四年没有没有推出过一款新车了,这无疑会让企业慢慢失去竞争力,甚至淡出消费者的视线。纵观铃木之前的在售车型,每月销量5000台左右的新奥拓已属最高,这样的成绩相比其它合资车型称不上乐观;好在眼下长安铃木终于带来了逆转之作,新作品锋驭把目光锁定在了正走向火爆的紧凑SUV领域。
相比以往的铃木车型,锋驭的整体造型更为大气,摆脱了以往铃木品牌经济小型车的印象。车头非常饱满,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大尺寸镀铬中网,灯组中也加入了LED日间行车灯。车侧车尾的线条简洁有力,很容易被人接受。
锋驭的内饰部分设计比较简单,但功能性没有问题。全黑内饰搭配银色装饰条是铃木的标准配置,突出运动基因。三幅方向盘集成有多功能键和换挡拨片,在同级别SUV车型中并不常见。配置方面,锋驭全系标配一键启动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显得非常厚道,在配置较高版本的车型上还能找到导航、自动空调等豪华配置,特别是全景天窗,非常有吸引力。
锋驭配备铃木最新开发的1.6L G-INNOTEC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0kW,最大扭矩158牛米,与之相匹配的是5挡手动和CVT变速箱,其中手动高配版甚至配备了智能启停系统。悬挂方面,锋驭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的组合,优点是很经济实惠,而且不会过多占用空间。而在顶配车型上提供ALLGRIP智能全时四驱系统,能提高城市行驶时遭遇湿滑路面的通过能力。
长期以来,产品线的单一总是限制着长安铃木发展,S.CROSS锋驭的推出让其拥有了向更高级别车型叫板的资本。说到这里不得不想到铃木之前推出的首款中型车凯泽西,有碍于品牌效应并没有畅销,但无碍于配置的丰富和性能的出色,此次锋驭的推出充分吸取前车之鉴,价格、配置与市场定位十分合理,一扫SUV市场阴霾,相信会赢得不少消费者的认可。
逆转车型:长安马自达CX-5
逆转理由:适时推出设计惊艳的SUV作品;为马自达销量带来大幅提升
CX-5注定是马自达在中国的逆转之作,之前的马自达6由于出色的运动基因和驾控感受为自己赢得了扎眼销量,但在此之后马自达便没有一款作品取得过如此成绩。如今这款CX-5在上市之初就给人留下了好印象,不仅外形设计脱颖而出,16.98万-25.28万的定价也低于同级竞争对手,最重要的是它在国产后没有缩水,反而变得更出色。
之所以说它外形惊艳,是因为在“魂动”设计理念的加持下,马自达品牌的新产品给了消费者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整体看上去并不出格。速度感与冲击力是CX-5前脸的设计理念,也是“魂动”风格的精髓所在,神似犹如非洲猎豹幻化一般,在猎食动物的发动攻击前屏气凝神时高度的集中力和紧张感令人不寒而栗,矫健身姿栩栩如生。
虽然价格略低于同级的竞争者,但CX-5并没有在配置方面偷工减料。全黑风格内饰的整体做工品质与主流德美系车型持平,此外CX-5还全系标配TCS车身稳定系统和i-STOP智能发动机启停系统。9声道殿堂级BOSE音响和动能回收系统是CX-5顶配旗舰版的专属配置,除了音质出色,其油耗表现在动能回收的帮助下也可以进一步有所改善。
CX-5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其油耗表现,这要归功于马自达的一大核心技术--创驰蓝天。CX-5分为2.0L和2.5L两个排量的车型,分别搭载高压缩比汽油直喷发动机。2.0L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为114千瓦和200牛米,2.5L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为144千瓦和252牛米,相比老款发动机性能提升十分明显,且可使用93号(京92号)汽油。
2.0L/2.5L发动机的最大亮点就是其首次在民用车上实现了13:1汽油机压缩比,同时使用了独创的6孔高压缸内直喷技术可实现燃料的充分精细混合,搭配全新4-2-1发动机排气系统、独特的凹顶活塞和长冲程化设计,可实现更高的燃烧效能,辅以Dual S-VT双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节气门,便能完美实现“理想燃烧”境界。
作为城市SUV,CX-5的空间表现可以满足需求,另外它的底盘虽然依旧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延续了马自达一贯的操控流风格,不过在悬挂调教上开始向舒适妥协,纯粹的硬朗之感有些缺失,这也使得CX-5适合女性驾驶。在创驰蓝天技术的帮助下,2.0排量的CX-5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不到8L,相信这也是未来人们购买它的一大理由。
逆袭车型:长安逸动/致尚XT/CS35
逆袭理由:为自主车外形设计翻开崭新一页;或许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最漂亮的
以往的自主车外形总是乐此不疲地借鉴成熟设计,或许是由于这样省去了不少麻烦,但换来的却是不少批评与质疑。而现在的自主车外形设计越来越惊艳,这一切仿佛是从长安逸动的问世才开始风靡。长安汽车不只一次征战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带来的效果自然显著,逸动作为长安标志性的转型之作,在外观上融入了众多欧洲设计元素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关注。
逸动之后,致尚XT更是把长安汽车设计外形的功底推上了更高层次,它的外形不仅满足了时下人们对两厢车的要求:时尚、动感和灵气,甚至还被誉为自主品牌中最漂亮的两厢车。致尚XT的动力总成和内饰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和逸动一样,唯有1.5T车型的动力水平值得期待,但这些并不是它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迷人的外形才是消费者肯掏腰包的原因所在。
虽然致尚XT是逸动的两厢版车型,但致尚XT走的却是时尚、运动的路线。它的前脸层次感丰富,大嘴式设计的前包围非常夸张,突出的前唇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偏运动的设计相信会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不光前脸,致尚侧面的流畅线条使车身呈现出一幅运动的姿态;流畅的线条同样体现在集成了转向灯的后视镜上,整体设计感非常优秀。
紧绷的腰线贯穿车身与尾灯呼应,它的车尾造型同样以运动为主题,为了进一步营造运动氛围,设计师还为致尚XT增加了扰流板。致尚XT的运动主题很有吸引力,就算它的性能并不太出众,但氛围一定要营造好,就像配合红色卡钳的五幅轮毂。它的成功在于准确的抓住了消费者注重外形的心理,并专心致力于此,打造靓丽的外形并以此为标签,毋庸置疑,他们做得非常出色!
长安不仅致力于轿车外形的惊艳设计,它们在SUV领域也颇有建树,作为长安旗下的首款SUV,CS35定位城市使用,而这款小型SUV的实际表现也充分体现了其城市定位,不但驾乘舒适,而且整车在品质和设计方面相比长安旗下以往车型都有了大幅提升。作为城市SUV,亮眼的外形必不可少,CS35的外形设计自主度很高,它的造型并没有运用复杂的表达方式,但却能让人过目不忘。
作为长时间在城市使用的SUV,其内饰的品质非常重要,而CS35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它的车内大部分是由硬塑料构成,但材质均进行了不同程度设计了纹理。长安汽车不仅在车型外观上有独到之处,旗下车型搭载的“Bluecore”系列发动机也是该品牌亮点之一,不仅包含DVVT等先进发动机技术,参数和性能表现也不输同级别合资产品。另外,安全性能一直是长安汽车标榜的标签之一,未来不久,长安的中型SUV--CS75即将问世,我们也期待这款车可以续写长安的精髓。
逆转车型:哈弗H6
逆转理由:一改往日硬汉形象;增加精致元素并创造销量神话
现在的SUV销量排行榜中,占据头名的并非德系车,也不是处于回暖状态的日系车,而是自主品牌哈弗H6。销量的出色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产品的优秀,既然消费者都认可,那这款产品的可靠性一定能经受住考验。其实早在哈弗系列的产品还在以“长城”命名时,这个品牌便已经拼下了不错口碑,大家会觉得它们很皮实耐用,无论是皮卡还是通过能力强悍的H3、H5,都坚持着务实的风格。
长城的SUV在没有哈弗系列时,就已经获得了皮实耐用的良好口碑,而在哈弗H5系列出现之后,更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自主SUV中硬汉的代表作。要说哈弗H5最大的看点,莫过于具有专业越野性能的非承载式车身,它的底盘结构会为H5带来较高的车身强度,便于跋山涉水。比起这些,难能可贵的是哈弗系列实惠的价格比牧马人等越野利器便宜了太多,是真正为老百姓设计的越野玩具。
哈弗带给消费者的不光是硬汉产品,城市SUV哈弗H6刚刚问世之初引起了不少质疑,不仅作为家族标致的非承载式车身没有得以延续,就连规矩的外形似乎也没有作为哈弗一员该有的霸气。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H6的转型又是非常成功的,毕竟消费者去应付复杂路况的机会并不多,所以综合来看,这样定位在城市的产品不仅提高了精致程度,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而同时亲民的价格还在。
作为城市SUV,高水平的内饰与做工是消费者最期待的,新款哈弗H6的整体内饰颜色采用了黑色为主色调,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比较讲究,整体质感比过去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点仅从门板上就可窥见一斑。多功能皮质方向盘的的造型几乎重塑,握感也不错,虽然上面的打孔设计只是个样子货,但红色的缝合线却是实打实的,再加上正中央新换的红底银字的新车标,绝对具备一定质感。
哈弗H6是自主品牌SUV里面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一款车型,特别是现在搭载了1.5T发动机之后动力表现也全面提升。不过现在自主SUV搭载增压发动机也成了一个趋势,相信很快H6的优势将不再明显,所以对于H6来说,在超越竞争对手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超越自己。就目前形势来看,H6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拥护者,而且只要这种务实的风格还在,哈弗系列便不愁没有销量。
逆转车型:起亚K5
逆转理由:一款车改变一个品牌在中国的形象;为起亚销量带来乐观改变
在K5到来之前,起亚汽车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更多的人对这个品牌印象并不深刻。然而随着K5的到来一切都变了样,不仅其本身红极中型车市场,随后而来的智跑、K2和K3也在各自领域大显身手。这些不仅仅反映出顶级设计师彼得·希瑞尔的天赋秉异,更预示着一个原本并不出彩的品牌即将迈向成功,因为人们打从心底里觉得起亚汽车在变得漂亮,而这对消费者来说已经是最大的购买理由了。
红点奖被公认为国际性创意和设计的认可标志,获得该奖意味着产品外观及质感获得了最具权威的"品质保证",同时,获奖作品还将得到最大范围的推广和认知。在2011年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获奖名单上,起亚K5荣获其所属领域的最高奖项(Best of The Best 2011),遵循“简约直线美学”设计原则的它以最简约的设计给了人最强烈的印象,这一切再搭配上点睛的虎啸式前脸更显力量感十足。
新款K5的车身尺寸为长4845mm、宽1830mm、高1460mm,这样的数据在中型车中属于中上等。K5拥有和谐的车身比例,开起来很有面子,是一款带有运动气息的个性化轿车与豪华轿车之间一种新的组合体。精致,文雅,设备齐全,身材健硕但比例均衡。K5身上大量使用近似三角形的钢板的设计,一方面使得车辆的更具力量感;另一方面正是K5的创新之处,因为从结构方面考虑,三角形是最稳定的。
它的车身搭配更为外形添彩,这里所指的搭配自然是指配合大轮毂的车身侧面构图。极具视觉冲击的18寸大轮毂充分衬托着车辆的美感与豪华感,就算是喜欢改装的朋友都不用后期改装轮毂了。驾驶员前方的中控台整体被设计为倒三角形状,几乎将所有按键都收拢在了这个倒三角内并倾向驾驶员一侧,让人产生正驾驶的不是汽车而是飞行器的错觉,这种来自未来的设计可以使驾驶欲望大增。
虽然外观动感,但动力或操控并不是K5的主打,不过在换装全新“Nu”发动机之后起亚K5的价格并没有高于老款,对于消费者来,日后的用车成本还会随着油耗的降低而有所减少,这一点无疑是值得高兴的。在能保证动力够用且舒适性不错的情况下,K5的惊艳外观设计为自己加分不少,虽然目前还不能撼动迈腾、帕萨特动辄上两万的每月销量,但已经跻身同级前十的K5也证明了自己不乏竞争力。
逆转车型:全新福特蒙迪欧
逆转理由:“一张脸”吸引各阶层消费者关注;福特在中国全面发力的代表之作
今年是福特在中国完全爆发的一年,从翼虎、翼搏再到新蒙迪欧,福特几乎每一款新品的问世都会激起轩然大波,牵动着无数消费者的同时,也拨动着其竞争对手们敏感的神经。福特的产品中除了与途观上演“观虎斗”的翼虎之外,新蒙迪欧也颇引人注目。告别了老致胜有些沉稳的外观和内饰,新蒙迪欧只凭借外形便引起众人关注,说得再精确点,话题的中心都在议论新蒙迪欧那张充满杀气的脸。
虽然福特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中将阿斯顿·马丁卖给了英国Prodrive公司的老板大卫·理查兹,但其标志性的家族式进气格栅却被福特保留了下来,并且在经过Ford Kinetic Design(福特欧洲动态设计)的消化吸收之后,演变出了今天的全新蒙迪欧。新蒙迪欧的大嘴式前脸营造出了不俗的视觉效果,既凸显档次感又不失个性,运动气息十分浓烈,而新蒙迪欧受众人群的年龄段也因此减少了好几岁。
全新样式的前大灯与进气格栅搭配的十分和谐,功能方面也毫不含糊,除了LED日间行车灯外,还装备了LED大灯,这在同价位同级别的合资中型车里可是首例。将视线转移到车侧,可以看出新蒙迪欧虽然被赋予了肌肉感更强的车身腰线,但总体来看与老款蒙迪欧-致胜还是极为相似;此外,高腰线设计虽然营造出了轿跑式的车身造型,但却使得后车窗可视面积要比普通中级车小一些,视野盲区更多。
除了车身侧面,新车的尾部造型同样可以看到老款车型的影子,尤其是尾灯样式,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后备箱盖上的鸭尾翼是运动版车型的专属配置,虽然很难藉此提升多少性能,但造型加分绝对不会低。总之新蒙迪欧的外形设计是成功的,不管与阿斯顿·马丁相似度有几分,但凭借这个亮点吸引了关注度才是关键,毕竟一款车的内在多么优秀,也需要养眼的外观去引人注目才能获得好销量。
与之前两款车不同的是新蒙迪欧不仅外形动感,实际的动力性能也很出色,2.0T发动机在2000rpm左右的转速区间内便可以有不错的动力输出,若将它逼至4000rpm以上,轿厢内的推背感会提醒你:别拿242马力和350牛米当儿戏。新蒙迪欧是一款舒适风格的车,但它具有同级别中较强的运动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驾驶它走在马路上,多数时间里你不会有激烈驾驶的冲动,但当需要时它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新蒙迪欧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但相比于新迈腾和新帕萨特的稳重气息,这款“阿斯顿·致胜”更能带给年轻消费者惊喜,无论是从外观设计还是从配置来看,都很难挑出其不足之处。谁都不能只凭借一款车的外形就去断言大众的地位将被取代如何如何,但产品的竞争力是如实摆在人们眼前的;福特汽车长久以来并没有把战略重点放在中国,而随着曾经的霸主在中国发力,神车们必须谨慎小心了。
总结:无论是为了更好的品牌发展还是市场效益,哈弗都不可能只专注于硬派越野车领域,这会有太大的局限性,而事实证明哈弗向城市SUV的转型十分成功,不仅H6销量爆棚,且品牌的口碑在消费者心中进一步提升。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所有汽车品牌,当长久以来坚持的理念不能带来回报时,不妨换个思路做出改变;而文中涉及到的产品都属于新理念下的转型之作,它们凭借自身亮点已经赢得了广泛关注,如若后续可以保证可靠品质,便不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